4/24/2011

張惠妹 vs Diana Krall

把這兩個人放在一起比較, 大概也只有對我來說是有意義的

這兩個人是差不多時間進入我的音樂生命
一個96年一個97年
十幾年下來

現在的我
看到阿妹, 感想就是 唉, 可惜了這個天后
看到diana, 眼睛就是 挖, 也太正了吧! 明明就是一個快五十歲的女人

我不是不喜歡阿妹, 但是她在音樂上突破不了自己, 甚至對一些年輕人來說, 只是個過氣的天后
這點讓我覺得非常可惜, 曾經我是這麼看好她
可是她這幾年的表現, 真的是讓我覺得非常失望
或許是感情上的不順遂, 讓她整個人更顯落寞

diana, 其實我不是一直追蹤她的近況
畢竟jazz的發片時間都很長, 一兩年才有一張專輯

從 billie 得滄桑到 ella 的甜美 (不是SHE啦, 拜託), 爵士三大名伶的第三名一直沒有一個確定的人選, Sarah Vaughan 算是比較多人認同是第三名, 但是我現在想把第三名給Diana Krall
Diana Krall所表現出來的強悍風格, 正是代表這個年代的女性
在符合時代性來說, 是應該給Diana 一個位置

每次看到她的作品, 就讓我知道, 她又進步了
今天感覺這麼深刻是因為, 無意間讓我聽到2009年她在rio的演唱會
雖然爵士是美國人的產物
但是深門踏戶到巴西去, 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jazz在巴西已經被當地的音樂文化融合成另外一個門派 bossa nova
人家可不把你美國人當作一回事
對diana來說, 是另外一種挑戰

聽到cheek to cheek的時候, 如果可以, 我真的很想站起來拍手
其實, jazz的精神只有現場演奏才能表現出來
不完美才是最真實

非常多爵士的錄音其實都是現場收音, 並非在錄音室搞出來的產物
所以為什麼很多爵士音樂, 都可以一再被演唱
版本一大堆, 也不顯得口水太重
那是因為現場演奏參雜太多的即興
所以即使是一樣的歌, 也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勇於嘗試, 也是一種爵士精神

爵士, 是玩出來的產物

如果不是人是需要睡眠的動物, 我願意一天24小時都聽這段錄音, 不是因為這首歌多好聽, 是因為這個氣氛太完美

沒有留言:

阿丼

阿丼
我爸的狗, 不是我的喔

網誌存檔